我當然對於藝術品鑒定這行相當陌生, 我想除了需要高科技輔助來鑒定材質, 斷定年份甚至是修復, 還需要有無比的耐心與深遠知識, 更需要一個美麗的內心, 才能夠察覺一件珍品的價值。
本片相當細膩的描繪出佛吉爾的孤僻與一絲不苟, 也間接說明為何他會如此適合這份工作。 擁有許多手套的他, 有絕對的潔癖, 而手套收藏室的裡面, 是他擺放他更重要收藏品的地方。 電影的一開始, 每兩天去一次某家餐廳的佛吉爾, 擁有專用的座位, 在餐廳中正中間的位置, 一張桌子一張椅子顯得相當突兀, 服務生們早就摸熟他的喜好, 只可惜似乎做得不夠好, 餐廳為他提前慶生, 卻沒注意到每兩天來消費一次的他, 今年生日當天註定不會來消費, 而拘謹保守的他也註定不會接受餐廳的好意。 就這樣短短的一個小情節, 我好像就很認識佛吉爾了!
而佛吉爾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就是他喜歡收藏女生的肖像, 他不敢正視女人, 女人對他而言好像是蛇女梅杜莎, 彷彿直視她們的眼睛之後, 佛吉爾就會變成石像。 因為這個嗜好, 他跟他的朋友比利合作, 以「價高者得」the best offer當做暗號, 甚至故意估低商品的價值, 讓比利標到肖像畫後, 再轉售給他, 讓佛吉爾可以擴充自己的小世界。
然而有一天, 佛吉爾的生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一張活生生的美女畫像」克蕾兒出現在他眼前, 住在豪華的房子裡, 有著謎樣的身世, 她因為經濟問題委託佛吉爾替她拍賣她家人的寶物。 只聞其聲不聞其人的克蕾兒完全佛吉爾的要害, 好幾次都見不到面, 只能聽到短短幾句沒有甚麼感情的聲音, 著實比畫中的女人更難以捉摸, 當然也令他更想要征服。
而偶然散落一地的機器人碎片, 勾起了佛吉爾的好奇心, 謎一樣的機器人, 也許就會是除了克蕾兒以外整間大房子裡面第二值錢的寶貝, 佛吉爾一個齒輪一個零件的蒐集, 在那麼多出入在那間大房子的人裡面, 如同對克蕾兒的評價一樣, 似乎也只有佛吉爾了解那些齒輪零件的真正價值, 他把那些零件交給他的技師朋友羅伯特, 希望可以拼湊出原來的樣子, 也許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機器人慢慢拼湊出人形, 克蕾兒與佛吉爾的關係也慢慢升高。 從電話傳聲, 到隔著一面牆, 再到隔著牆壁小洞露出一雙水汪汪的大眼, 那可是比畫中的憂愁美人的眼睛更深邃許多, 佛吉爾也慢慢失去原本的矜持。 藉由亦是情場高手羅伯特的協助, 情竇初開的佛吉爾開始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 如同一張畫像的克蕾兒, 擁有比畫像更真實的身影, 更結實的背景, 更容易接近, 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令佛吉爾難以自拔, 連手套都可以為了她而拿下來, 進而撫摸他完美無瑕的毎一吋肌膚。 而克蕾兒也從房間裡慢慢的走出來, 開始接觸佛吉爾。
我很喜歡本片懸疑卻又優雅的氛圍, 劇情不急不徐的展開, 再優雅的收尾, 與比利惡搞拍賣會使得收藏室裡的空間逐漸佔滿, 克蕾兒逐漸打開心房, 機器人的組裝也漸漸完工, 而佛吉爾也慢慢打開他的內心世界因而越陷越深, 四線糾葛在一起, 環環相扣。 就在收藏室空間用罄後, 佛吉爾終於取得他內心深愛的最後一幅「畫作」, 為了她機器人不要了, 如同旅館的家可以完全開放, 自己仍在高峰的事業也可以捨棄, 也放棄了他原有的堅持。 連地上小零件生鏽位置不對都能夠注意到的佛吉爾, 正逐漸失去自我, 路過那麼多次小茶館卻總未發現茶館裡突出卻驚人的事實, 而大魔王送給他的佳作, 更被他嘲諷成一文不值, 最後卻戲劇性的變成他僅存的收藏, 要是願意把畫翻過來也許結局就不會是如此。 人生如同溜滑梯般的快速墜落, 讓我覺的好心疼, 然而這樣的結果從所有的蛛絲馬跡來推論卻又是勢在必行, 實在是很精彩的一部片。
佛吉爾用盡了一生的收藏「拍」下了克蕾兒, 藝術令人癡狂, 令人迷失, 令人圓滿, 也令人殘缺, 那麼愛是不是也是一件藝術品值得收藏? 每一件真品都會有一點瑕疵, 每一件仿品同時也帶有一絲獨特, 真品人人都愛卻難以取得, 仿品平易近人毫無價值卻也有人欣賞。 世間上究竟有多少人能夠正確辨識真偽呢? 真假是不是由佛吉爾一人斷定說了算? 身為該行業的翹楚他是不是也會有出錯的時候? 撇開他自己的私心不談, 如同他最後在餐廳等一個不會出現的人,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只是「I want to believe」而已!
留言列表